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校园 正文

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

无论是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还是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全国志愿者组成的强大队伍,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所弘扬的志愿服务的精神,都令人刮目相看、称赞不已。在这支志愿者大军里,大学生志愿者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他们发挥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同样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同年12月19日,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了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之后,40余万名大中学生利用寒假在全国主要铁路沿线和车站开展志愿者新春热心行动。由此,青年志愿者行动迅速在全国展开。截至2007年12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已有超过2.68亿人次的青年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应急救援、海外服务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达2511万多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对于今天的国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而言,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青年志愿者”,已成为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同样也成为塑造和陶冶大学生精神品格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其实,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早已成为志愿者服务的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团队。在共青团中央以及各级团委、高校团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领域,已经形成了青年志愿者“一助”长期结对服务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等一大批具有相当影响和持续性的大型活动项目。高校青年志愿者以其较好的专业知识背景、青年人所具有的敏锐、热情,得到了志愿服务对象的高度认同,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营造起了高校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

  十余年来,高校青年志愿者在科技、教育、卫生等志愿服务领域所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积极效果均有目共睹,无需赘言。同时,我们更应当看到,高校志愿服务自身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专业性的欠缺。比如,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许多高校青年志愿者在救灾中所暴露出来的对救灾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就是如此。诚然,志愿者不是专业的救援队伍,在抗震救灾这个重大课题上无法也无需做到专业救灾队伍所需要达到的高度和水平,但是,一些基本的救灾常识的欠缺却往往要付出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因此,加强青年志愿者尤其是高校青年志愿者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基本的自救救人常识、基本的救灾自救工具的使用的教育,实有切近而实际的必要。其实,志愿者的专业性培养不仅仅限于救人自救,譬如心理疏导、老弱病人的基本护理、甚至包括交往方式等等,这些志愿者服务经常涉及的领域所需要掌握的方式,都应该做一些专门性的教育工作。以教育为任的高校不仅拥有这些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力量,而且拥有着非常便捷的教育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志愿者不仅应当成为提升志愿者专业性的排头兵,而且应当并且成为普及这些专业性教育的中坚。在当前中国志愿者队伍日益庞大的现实下,志愿者队伍自身的专业性建设,也应当成为今后志愿者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这种“专业性”并不意味着要将志愿者队伍进行严格的分类,将志愿者队伍培养成一系列的专门化的服务队伍,而是说对高校志愿者服务专业性的培养最为迫切而又可行的是,各高校、各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适合当地情况和同要参与的志愿服务相关的基本知识技能的教育训练,以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其次,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的挫折性教育和纪律观念有待加强。作为一种基于志愿的服务,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往往容易过分强调“志愿”而忽视其服务内容所需要的组织纪律性。青年是可爱的,他们有着属于青年的理想和热情,然而,志愿服务本身并不意味着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自愿”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志愿者本身是一个只问奉献、不讲报酬,只讲所为、不讲所求的代名词。选择了志愿者的身份,就意味着对不求索取、专门利他的志愿精神的认同,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一些高校志愿者在观念和行为上还确实值得多一些反思。

  再次,志愿者本身的权益维护,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志愿者,高校青年志愿者由于缺少稳定的经济基础和抵御突发伤害性事件的能力,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保险尚不够完善的现实面前,这方面的不足就更加凸现出来。如何处理志愿者本身在志愿服务期间的生活以及志愿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突发的伤害事件所产生的遗留问题,应该也是当下志愿者工作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政策精神,深入探讨志愿者保障工作,并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制度建设的层面切实维护和保障志愿者的权益。